浙江丽水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设施农业技术负责人徐伟忠—— 气雾栽培,种出瓜果蔬菜(讲述·弘扬科学家精神)


时间:2023-03-26 07:28:26作者: 点击:177次

这些年,徐伟忠谢绝了很多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邀请,一直留在家乡的农村,只为离农业科研更近一些。徐伟忠说:“搞农业科研,只有同土地打交道,才能获得科研灵感,成果才有独创性。”他不善应酬和交际,从早到晚,都在琢磨如何实现农业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,总感觉时间不够用。

大棚内部,钢筋搭建成“蜂巢”结构,支撑起的铁丝网面绕着大棚盘旋向上,可以供人行走。两侧摆着一排排箱子,箱内悬空挂着各种植物的根茎……

“都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,关键是实用价值高不高。真正有价值的技术,就应该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。”多年来,徐伟忠与学员交流,与求助的农民朋友交流,寻找共性问题,确定科研方向。“有了来自生产实践的反馈,就能不断完善农业技术,不断提升技术水平。”徐伟忠说。

不用土壤,自动喷雾,智能管理,让植物在空气中生长

徐伟忠:1971年10月生,浙江缙云人,浙江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设施农业技术负责人。他研发的鸟巢型蔬菜工厂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沙漠、海上、极寒高山等地区,有力地保障了偏远地区蔬菜瓜果供应。被评为“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”“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”,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荣誉。

浙江丽水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设施农业技术负责人徐伟忠—— 气雾栽培,种出瓜果蔬菜(讲述·弘扬科学家精神)

只有同土地打交道,才能获得科研灵感,做好农业科研

“这就是气雾栽培技术,植物在空气中生长,免施农药,不用土壤,智能管理。”徐伟忠介绍,这项技术已被很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认可,也是真正帮助农民致富增收的新技术。

气雾栽培技术价值有多大?仅其中一项快繁技术,就被评估价值1.4亿元。近年来,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沙漠、海上、极寒高山等地区,让偏远地区的人们吃上了新鲜的瓜果蔬菜。该技术还走出国门,在撒哈拉沙漠、俄罗斯高寒地区等各类恶劣环境中种出了绿色蔬菜。
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3年03月20日 06 版)

 

一心扑在热爱的事业上(记者手记)

但徐伟忠并没有停下脚步,又试验起了“植物森林”:“平地竖起一个个栽种柱,花卉、果树、菌菇、水稻……所有植物都从柱子上长出来,像一个小森林。”为了让栽种柱更美观,他请来专业人士做装饰,让大树树皮看起来栩栩如生,从头到脚长着不同的植物。他想着:“这样一来,农业就能结合旅游,给农民带来更多收入。”

免费开培训班,无偿传授农业技术,造福更多农民

广东学员陈彬烨,采用气雾栽培技术后找到致富门路,特意打电话给徐伟忠报喜:“原来我们夫妻俩最多管5亩地,现在管100亩都轻轻松松,产量提高不止3倍,多亏了这项技术!”

徐伟忠在观察蔬菜生长情况。

驱车驶入浙江丽水市莲都区岩泉街道雨伞岗村的土路,顺着盘山路走了十几圈,一座18米高的大棚映入眼帘,样式很像一座福建“土楼”。

从早到晚,徐伟忠都有接不完的电话——多年来,经他培训、指导的农民,遇到了难题就打电话给他,请他帮忙解决难题。

“这叫做弱材料高强度,在供人行走的铁丝网面上还可以开车。”徐伟忠介绍,这是他的专利产品“鸟巢外三角结构+蜂巢六角形结构”,将小钢管拼接成一个个三角形,再由众多三角形钢管构成一个半球。这种大跨度的无支柱结构类似拱桥,每个支点能承受300公斤的压力。这样一来,建造成本大大降低。




上一篇:上一篇:网易集团高级副总裁胡志鹏:AI“焕新”游戏业|财专访

下一篇:下一篇:匠造初心赋能灵感厨房!奢品家电ASKO智能炙烤箱重磅发布!

北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|  浙ICP备15042292号  网站地图
版权所有:北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  浙ICP备15042292号